12月20日,由云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老撾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老撾首都萬象至中老邊境磨憨磨丁口岸高速公路萬象至萬榮段提前13個月建成通車,結束了老撾不通高速的歷史,通車儀式在老撾萬象和云南昆明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同時舉行。
12月16日電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與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6日說,外資持續涌入中國體現了各國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也展現了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對外開放的成效。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大門進一步擴大,中國將為世界各國開展互利合作創造更多機遇,為“后疫情世界”的穩定與繁榮作出更大的貢獻。
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20年12月16日(周三)上午10:00召開1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出席。國家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兼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主持發布會。孟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國家發展改革委12月份新聞發布會。下面,我先介紹六方面情況,之后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據上海電氣電站集團方面消息,近日迪拜700MW光熱和250MW光伏太陽能電站項目再取節點性進展——當地時間12月10日,1號槽式機組首臺熔鹽儲罐注水試驗順利完成,12月12日塔式機組首臺熔鹽儲罐注水試驗也順利完成。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2012—2020)》近日在北京發布。報告認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在各領域合作取得長足進展,成為不同大小、不同治理發展水平國家發展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關系的成功嘗試。
記者從2020中國國際能源大會暨國際能源合作創新論壇獲悉,經過一年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建設的服務全球能源機構交易的“大洋能源商城”正式試運行。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煙臺)‘一帶一路’對話東盟專場活動”上,中國和東盟商界人士紛紛表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未來將與“一帶一路”倡議一起為雙方產業對接提供更廣闊空間。
中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外貿進出口從6月份起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總額達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
2020年1-9月,中國境內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7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91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3%(折合130.2億美元,同比增長29.7%),占同期總額的16.5%,較上年同期提升4.1個百分點,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尼、老撾、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哈薩克斯坦、阿聯酋和緬甸等國家。
12月11日,第二屆“一帶一路”智慧油氣田專家論壇暨品牌技術與產品國際交流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長安大學舉行。開幕式上,長安大學副校長賀拴海在致辭中指出,我國數字油田歷經20年一直在建設中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長安大學有幸成為該領域研究與建設中的一員,先后舉辦了六屆數字油田國際學術會議,現在又開辟“一帶一路”與“共享制造”新領域。本次會議旨在加速油氣田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推動油氣田企業智能化與智慧建設。
近日,中國能建和葛洲壩發布的公告顯示,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擬籌劃換股吸收合并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完成后,中國能建將實現A股和H股兩地上市。
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全球能源轉型力度不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潮流沒有改變。多個國家和組織均提出綠色復蘇相關計劃與倡議,以綠色發展引領經濟復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可再生能源豐富,但現階段對傳統化石能源依賴比較嚴重,能源轉型壓力仍然較大。許多國家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視為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路徑,但由于資金不足、裝備制造技術薄弱、專業技術人才欠缺等,發展進程較慢。”
12月1日報道,11月30日,坦外長卡布迪會見了中國駐坦大使王克,王大使向其遞交了中國外長王毅的賀信,承諾將與坦加強雙邊合作,幫助這個東非國家實現發展目標。坦外長表示,中國對坦政府有信心,特別是在10月份大選剛剛結束后就發來賀信,并承諾加強雙邊戰略關系,支持坦桑人民向前發展。
蒼茫大海上,由浙江舟山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首艘船用燃料油專用供應船“潤吉1號”緩緩下水,來到在此“歇腳”的一艘貨輪旁,為其加上了油……2017年4月1日,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它是中國唯一一個由陸域和海洋錨地組成的自由貿易園區,也是中國立足環太平洋經濟圈的前沿地區,與“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合作的重要窗口。從不產一滴油到集聚各類油氣企業7200余家、成為中國油氣企業最集聚的區域,浙江自貿區用一滴“油”撬動,建設成了中國唯一一個以油氣全產業鏈建設為中心的高能級開放平臺。
“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