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消息,澳大利亞鋰礦商Allkem宣布,已簽署協議收購美國化學制造公司Livent,該交易將創建一個106億美元的實體。雙方表示,按未來估計產能計算,此次全股份合并將締造全球第三大鋰生產商。
01鋰資源需求仍舊存在
2020年以來,在下游鋰電池行業的需求拉動下,鋰鹽及鋰礦的需求量持續快速上升。
進入2023年,鋰產品價格受到供需關系、生產成本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出現較大的價格波動。
但從全球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長期向好,產業鏈對上游鋰資源的需求一直都在,各國大力發展新能源使得鋰電池將繼續保持鋰資源需求主力地位。
相關機構預計,全球經庫存調整后的鋰需求將從2022年的77.7萬噸LCE增長至2025年的161.3萬噸LCE,2032年全球鋰需求量將達到290萬噸LCE。
此前鋰資源供需錯配導致價格大漲,產業鏈內企業紛紛加碼鋰礦。
而這一部分主要的規劃項目將集中于2023年和2024年投產和釋放產能。根據伍德麥肯茲預測,未來10年全球鋰化工產品供應將處于迅速增長階段,2032年預計全球鋰產品供應將達到255萬噸LCE。
02 五大巨頭爭奪市場
國泰君安證券icon此前發布的一份研報顯示,目前全球77%的鋰業市場份額由五大公司掌控。
其中美國雅寶占比25%,贛鋒鋰業占比16%,智利礦業化工SQM占比15%,天齊鋰業占比14%,美國livent占比7%。
美國雅寶:數據顯示,2018年雅寶碳酸鋰、氫氧化鋰總產能為8.5萬噸/年,2022年底將達到20萬噸/年。隨著中國、澳大利亞、北美、歐洲等生產基地的擴建,2030年雅寶碳酸鋰、氫氧化鋰總產能將達到45-50萬噸/年。
贛鋒鋰業:截至今年一季度,萬噸鋰鹽高純鋰鹽項目(馬洪四期)已經順利建成并開始試生產,萬噸鋰鹽工廠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鹽生產基地之一;河北贛鋒年產 6000噸碳酸鋰生產線已順利建成并開始試生產。公司已在國內形成了約合 12 萬噸LCE 的鋰鹽產品生產能力。
SQM:2022年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產能分別增加到18萬噸和3萬噸。同時,SQM布到2023年,其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產能將進一步提高到21萬噸和3.7萬噸。天齊鋰業:根據2021年產量數據計算,是全球第四大、亞洲和中國第二大鋰化合物供應商,在國內外共有四處已建成的鋰化合物生產基地。按權益產量進行計算,歸屬公司的2022年鋰化工產品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