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主辦,華為數字能源承辦的構網型儲能應用與發展論壇 在長沙成功舉辦。大會以“加速構網技術驗證應用,支撐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 為主題,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系統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電力系統研究所副所長馬士聰主持,與來自能源、電力行業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構網型技術的創新研究和多場景應用實踐,凝聚共識、加強合作,共同推進構網型儲能技術創新和規模化發展,為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構網型儲能應用與發展論壇
堅持技術創新,開啟全場景構網新時代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第36屆主席 舒印彪
論壇伊始,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第36屆主席舒印彪發表致辭時指出,構網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亟需突破的關鍵技術方向。當前,我國構網型儲能已在新能源場站、局部電網實現成功示范,具備進一步擴大應用、規模化推廣的條件。未來,需從規劃引領、技術攻關、示范應用、標準體系建設、配套機制完善五個方面協同發力,共同推進構網型儲能技術創新與規模化發展,為促進新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雙碳”目標實現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行業管理處處長 孫鶴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行業管理處處長孫鶴發表致辭,他表示首先要充分認識構網型技術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加快構網型技術在新型電力系統典型場景中的應用,同時還要建立完善促進構網型技術應用的標準體系和政策體系。未來,需大力推動構網型技術研發及工程實踐創新發展,培育電力領域新質生產力,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光伏產品線總裁 周濤
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光伏產品線總裁周濤在致辭中指出,風電與光伏邁向主力電源的進程中,核心挑戰在于如何讓新能源具備傳統電源般支撐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能力。他強調,構網技術正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核心,更是推動風光儲加速成為主力電源的核心引擎。未來,華為將加速構網技術在實際復雜場景中規模實證,推動批量應用,同時以貫穿全生命周期的高質量標準,筑牢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基。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能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 徐東杰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能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徐東杰表示,構網型儲能技術除具備電力電量平衡能力外,還能按系統需要提供慣量與電壓支撐,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未來,需從多維度推動產業發展,不僅要加強構網型儲能規劃布局研究,也要充分發揮構網型儲能多重價值,持續完善標準體系,為新型儲能行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華為數字能源構網型儲能領域總裁 鄭越
華為數字能源構網型儲能領域總裁鄭越分享了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的技術突破和商用實踐情況。他表示,近年來華為持續壓強投入,突破了構網技術大規模商用多項技術難題,持續穩步推進構網型儲能從研發、驗證到商用演進,在電網公司、發電集團和各電科院的指導與協助下,實現了在微電網、區域電網、大基地外送等多場景實證與商用運行,項目規模從MWh到百MWh級、GWh級。
他強調,儲能的安全與可靠至關重要,華為一直將產品安全和質量放在首位。通過建立電化學儲能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量化評估體系,首創安全保障產品架構與多個核心技術,實現儲能安全等級大幅提升(達到C級安全水平),可應對復雜電網條件和復雜地理氣象條件的嚴苛考驗,相關成果被權威機構鑒定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加速構網型儲能技術應用實證,支撐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電力系統研究所
發電控制及電網試驗研究室副主任 王暉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電力系統研究所發電控制及電網試驗研究室副主任王暉就構網型設備的仿真建模與標準體系進行了分享,他表示構網型技術是支撐高比例新能源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有效措施,已進入實用化階段,面對在大規模復雜系統中的推廣應用,仍需加強在系統構建、特性認知及穩定分析方面研究工作,推進建模仿真與現場實測相結合,加快構網型技術標準制定,構建更加完善的構網技術標準體系。

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所所長 張波琦
針對高海拔、弱電網的特殊場景挑戰,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所所長張波琦分享了構網型設備支撐能力驗證及應用實踐,他表示,西藏電網受當前客觀條件制約,電力系統“雙高”特征突出。針對這一挑戰,國網西藏電力首次推進構網型技術在西藏電網大規模示范應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以及電力可靠供應。目前來看,構網型等新技術應用是現階段在短周期內解決西藏電網“發電能力不足、電壓支撐弱、局部電網供電卡口”等問題的最佳選擇。

西藏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 賀元鑫
西藏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賀元鑫分享了西藏開投阿里改則構網型儲能項目的實踐,他指出,西藏阿里改則6MW/24MWh構網型儲能項目是全球首個超高海拔、極弱電網場景下的組串式構網型儲能電站。華為組串式構網型儲能提高了電網強度及抗擾動水平,大幅提升區內光伏并網發電能力,為保障區域電力供應、提升消納發揮關鍵作用,同時為西藏自治區組串式構網型儲能未來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意義。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新型電力系統研究所副所長 李明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新型電力系統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明就構網型儲能工程實踐與技術展望進行分享,他指出,針對構網型儲能示范驗證,電科院創新性采用“仿真+實測”雙輪驅動策略,構建起覆蓋“模型-設備-場站-數據”的全鏈條“四位一體”性能評估方案,通過系統性驗證,充分驗證了構網型儲能的各項先進指標,以及其對電網的實際支撐能力,為該技術在新能源高滲透場景下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實踐參考。

廣東能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 饒睦敏
廣東能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饒睦敏在分享中提到,南疆電網位于新疆主網架末端,系統穩定性相對較弱,且面臨大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現實需求與技術挑戰。針對這一痛點,廣東能源集團聯合華為打造了新疆莎車縣25MW/100MWh構網型儲能項目,應用構網型儲能技術實現成功落地。該項目作為南疆電網首個百MWh級構網型儲能實證平臺,對解決電網末端大規模新能源接入下暫態過電壓、消納壓力及弱電網問題具有示范作用。

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 周巖
隨著“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快速建設,蒙東電網呈現出典型“雙高”特征,傳統穩定問題與新型穩定問題相互交織。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周巖在分享蒙東電網構網型技術探索與實踐時表示,針對這一挑戰,國網蒙東電力建設全電磁仿真、半實物測試、動模試驗、現場實證四大科研平臺,打造構網型“技術研發-仿真驗證-動模試驗-現場實證”完整創新鏈條,開展構網型儲能與同步調相機同場景運行、構網型儲能黑啟動、寬頻振蕩抑制、提升偏遠地區供電可靠性等領域的探索與實踐。下一步,國網蒙東電力將圍繞構網型設備性能在線評估、控制策略優化設計、長時間尺度電網故障演化等方面持續攻關,促進構網型技術在保障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方面發揮更大效能。

構網型儲能高質量發展倡議
會上,華為聯合產業鏈企業代表共同發起“構網型儲能高質量發展倡議”,明確四大核心方向:大力推進構網型儲能技術規模應用驗證、推動完善高質量構網型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加大構網型儲能技術自主創新研發力度、健全完善構網型儲能市場機制。此次倡議發布,旨在凝聚行業共識、匯聚發展合力,加速構網技術應用實證,支撐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

白皮書發布儀式
與此同時,《構網型儲能安全白皮書》正式發布,白皮書聚焦儲能安全核心需求,系統梳理量化評估框架、攻防測試體系與數字化管控路徑,解析“以攻促防、數據驅動、閉環迭代”的安全邏輯,明確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的核心指標與實施路徑,期望為企業研發、行業監管、場站建設提供指引,推動行業形成統一規范的安全實踐范式,助力儲能行業在本質安全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筑牢安全根基。
隨著行業共識的持續深化、創新活力的充分釋放,構網型儲能必將成為新能源高比例并網的“穩定器”與新型電力系統的“壓艙石”。未來,華為將立足于技術創新,加速全場景構網,持續助力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