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猛獅科技旗下吉木薩爾縣猛獅光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牽頭建設的“吉木薩爾縣220kV光伏升壓匯集站項目”,在吉木薩爾縣北三臺光伏產業園舉行開工儀式!
近日,在秦嶺腹地的商洛市鎮安縣永樂鎮孫家砭村,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跨越陜西秦嶺段進入放線施工最后的沖刺期,即將全線貫通。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和防疫措施嚴格,機械轟鳴,施工人員正忙碌著進行導線壓接和展放作業,聳立山巔的一座座鐵塔,錯落有致,深向遠方。
最近,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召開成立四周年網絡研討會暨新聞發布會,會議認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中國倡議”,是當前全球能源供應向清潔主導方向發展,能源消費向以電為中心方向推進,能源配置向互聯互通方向變革,中國將促進與周邊國家電網互聯互通,在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清潔能源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被譽為陜電入鄂“空中通道”的陜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湖北段正式開工,成為湖北省復工復產后首個啟動的重大能源項目。據測算,這一工程將直接帶動變壓器、開關、電容器、避雷器等設備生產規模約12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逾4萬個,帶動相關產業投資超過700億元。
近日消息,新疆從2010年實現“疆電外送”以來,已累計外送風電、光伏發電、水電等“綠色”電力超過770億千瓦時,助力全國能源優化配置、保障能源安全。
萬物互聯的時代,一次大面積停電會有怎樣的后果?不只是城市的夜景不再璀璨,也絕不限于交通、通信、商業受到影響,斷電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就像是“心臟驟停”,沒有“血液”供給的城市很快將陷入混亂與癱瘓之中。充裕、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成了最基礎也最關鍵的城市保障。用電力工作者的話來說:“想要電網堅強又智慧,就必須讓電力系統具備硬實的‘骨骼肌肉’與敏感的‘神經網絡’。”
日前,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與濱海新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國際領先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區,助力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建設。
近日,由南網科研院牽頭修編的南方電網公司首個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采用電網換相換流器的高壓直流系統性能”正式頒布。這是南方電網公司在直流輸電領域牽頭開展的首項IEC國際標準,填補了相關領域空白,提升了公司在國際電力行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新基建”將提振電網投資,作為“新基建”的“特高壓”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正迎來新一輪的建設熱潮,國家電網公司能源互聯網新戰略也隨之被推到臺前。
當下,“新基建”成為廣受社會關注的熱詞。作為中國經濟“頂梁柱”的中央企業,充分發揮產業鏈主力軍優勢,用投資驅動和硬核科技領跑“新基建”,努力做好“新基建”產業鏈的投資者、研發者和建設者,以“新基建”升級“新消費”,形成增長新動力,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4月20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推出“中央企業布局新基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最近,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向媒體公開表示,將發力“新基建”,跑出特高壓工程建設 “加速度”,2020年國家電網的特高壓建設項目投資規模達到1811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3600億元,整體規模5411億元,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插上翅膀。
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是服務雄安新區的首條清潔能源大通道,它依托特高壓輸電技術,把張家口充足的風、光能源轉換成的電能輸送至負荷中心,保障雄安新區清潔電力能源供應,還可以緩解河北地區夏季高峰用電緊張情況,為雄安新區實現100%清潔供電創造條件。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為雄安新區輸送70億千瓦時清潔電能。
3月11日,在一次視頻調研會上,國家電網公司強調:發揮特高壓產業帶動力,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表明了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提質振興的主攻方向,以新型能源基礎設施為代表的特高壓瞬間成為了焦點,許多專家和媒體也認為,特高壓是“新基建”的亮點。
今年以來,無論是高層會議的多次部署,或是來自資本市場上的資金追捧,無不促使“新基建”迅速出圈兒。尤其是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表態,要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
2020年4月16日16時23分,隨著最后一相導線牽通,1000千伏蒙西—晉中特高壓工程1標山西段全線貫通。承建該標段的山西送變電公司已完成77.388千米線路、133基鐵塔的主體建設。
中國特高壓電網輸電技術成熟,處世界領先,特高壓電網能起到平衡能源與負荷分布,促進新能源消納的作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政府亦將持續加大資金方面對特高壓電網建設的支持力度,特高壓設備龍頭企業在2020-2021年業績增長確定性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