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24小時超級耐力賽富士站之前,豐田展示了將儲氫罐升級成液氫罐的GR卡羅拉賽車。此前氫動力卡羅拉必須攜帶四個總共70MPa的儲氫罐參賽,由于壓縮氫氣密度較低,在富士賽道只能跑10圈。升級液體燃料之后,氫動力卡羅拉只搭載一個液氫罐,就能實現兩倍續航距離。
由于國際油價和全球天然氣供需的影響,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華東地區LNG價格一度高達8400元/噸(相當于6元/標方)以上。數據顯示,以6元/標方的天然氣制氫,氫氣成本高達2.78元/標方。而根據2022年4月,上海市發改委關于公布金山海上風電場一期項目競爭配置結果的通知,該項目上網電價為0.302元/kWh。研究表明,以0.302元/kWh的綠電,堿性電解水(AWE)技術制氫,綠氫成本僅為1.67元/標方。
5月23日,記者從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的武漢華科福賽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科福賽)獲悉,該公司研發的15×15c㎡單電池固體氧化物電解池(SOEC)電堆穩定運行時間已超過1040小時;在800°C工作溫度下,最大電解功率達到831瓦,最大電解效率高于97%,每立方米產氫電耗在2.86~3.35度之間,穩定運行電解功率高于600瓦。這些SOEC技術指標在國內公開報道中處于領先水平。
對于清潔氫的開發,澳大利亞生產商在全球范圍內最雄心勃勃。他們面臨的挑戰將是找到買家。
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以下簡稱低碳院)開發出全球首個基于潛浸式高壓液氫泵的液氫加注技術,5月12日,該液氫加注系統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開始為美國尼古拉公司氫燃料電池重卡車隊進行加氫商業示范。
溫州高企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堿性水電解制氫設備研發、生產、銷售的專業化高科技企業。高企氫能于2004年在上海組建技術團隊深耕氫能產業,公司團隊中有院士1人,博士1人,工程師4人,各崗位人員配置到位,完全具備研發生產非金屬極框式堿性水電解制氫設備系列產品的能力。
4月30日,在國網臺州供電公司技術人員的不斷調試下,大陳島氫能綜合利用示范工程的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系統成功實現制氫。
4月27日,國家科技部發布了《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等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其中 “氫能技術”重點專項圍繞氫能綠色制取與規模轉存體系、氫能安全存儲與快速輸配體系、氫能便捷改質與高效動力系統及“氫能萬家”綜合示范4個技術方向,擬啟動24項指南任務,安排國撥經費4億元。其中共性關鍵技術類15項,基礎研究類2項,青年科學家類7項。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JAEA)和三菱重工(MHI)將在位于茨城縣的高溫試驗堆(HTTR)啟動制氫示范項目。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ANRE)已委托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和三菱重工立項,作為日本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努力的一部分。
據氫能源新聞4月15日消息稱,該公司宣布將使用機器人來協助生產自動化。
近日,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以下簡稱指南)。該指南包含6大方面共17個研究方向,其中分布式生物質光熱轉化制氫或合成氣、富氫氣體及氫氣直接還原技術研發與示范、鋼鐵行業二氧化碳氣體發酵技術研發與示范、鋼廠尾氣制乙醇技術及20萬噸工業示范、面向碳中和相關的顛覆性技術研究(青年科學家項目)共5個方向涉及氫能。
4月12日,格羅夫正式向全球發布自主研發的640kW氫能發電裝備。據悉,該氫能發電裝備為全球功率最大的氫能發電裝備,也是我國在氫能產業上取得的一個重大突破!
天眼查App顯示,4月12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儲氣罐安裝座、儲氫裝置及汽車”專利獲授權。
水是一種充足的自然資源,其約占地球表面的71%。其中,海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96.5%,與淡水不同,其成分非常復雜,涉及的化學物質及元素有92種。海水中所含有的大量離子、微生物和顆粒等雜質,會導致制取氫氣時產生副反應競爭、催化劑失活、隔膜堵塞等問題。為此,以海水為原料制氫形成了海水直接制氫和海水間接制氫兩種不同的技術路線。
松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截至2024財年的三年內,公司將在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在內的“增長領域”投資4000億日元,在氫能等“技術支柱領域”投資另外2000億日元。
氫能源技術頻道提供氫能源技術與應用資訊,關注氫能電池、氫能源汽車等氫能源技術動態和發展趨勢,發布氫能源技術應用實例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