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幾家資金雄厚的大公司長時間、持續地投入,真正去攻克產業鏈上的技術難關。我國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不能只掌握一些皮毛,把國外技術撿過來拼湊,要找到技術和經濟都可行的方案。”
天氣越來越冷,不僅讓人的身體感到不適,就連汽車也會因寒冬來臨而受到影響,尤其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更是一次極大的考驗。大雪初霽之后,74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的運營狀況讓張家口公交再次繃緊了神經,今年它能否像去年一樣順利“過冬”?
2019年12月30日,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氫能源有軌電車,在佛山高明上線載客開跑。標志著世界首條氫能源有軌電車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我國現代有軌電車駛入“氫時代”!
2020年1月1日上午,在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新落成的國家級4A景區內,南莊鎮政府舉辦了景區推介和配套項目簽約儀式活動。儀式上,“科力遠氫燃料巴士線路服務項目”作為景區六大配套項目之一進行了現場簽約。
法國交通運輸企業凱歐利公司17日發布新聞公報說,該公司參與投運的氫動力快速公交系統當天在法國西南部的波城正式啟用。投運的8輛18米長快速公交車100%由氫動力驅動。
維多利亞州的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已宣布在該州西南部的瓦南布爾建立一個新的研究中心,該中心將開發可與電動汽車技術協同工作的氫燃料電池,從而制造出清潔、安靜的卡車,而無需頻繁地進行充電。
“中興智能汽車新基地建成投產暨新車發布會”在珠海盛大舉行,南科動力聯合中興智能汽車開發的氫燃料電池客車首次亮相。一直以來,氫能燃料電池技術被譽為全球公認的新能源革命性技術,其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更是重中之重。
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了“推進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截至12月,國內已有超過20個省市出臺了相關的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據了解,廣東省和上海市正在制定《燃料電池發展規劃(草案)》,已上報至工信部。而民營資本也在積極布局涉氫產業鏈,上海、廣東、遼寧、湖北等地已經構建氫燃料汽車示范生態圈。
一直以來,氫能燃料電池技術被譽為全球公認的新能源革命性技術,其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更是重中之重。在量大面廣的遠程公交、城市物流、長途運輸等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具備著與生俱來的推廣優勢。氫燃料電池客車具有燃料加注快、續航里程長、零排放且無廢電池二次污染等特點,是一種正真意義上的清潔能源。
12月5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網絡采訪團來到大連市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對燃料電池汽車的核心部件進行了深入了解。
以2009年的“十城千輛工程”為開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推行10年間已累計發放超千億元補貼資金。巨額的投入換來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從0到300萬+”、“全球產銷第一”等斐然成績。
據外媒報道:近日,熱氣球駕駛員、探險家,陽光動力項目的發起人兼主席——貝特蘭·皮卡德(Bertrand Piccard)打破了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的最長行駛里程記錄:778公里。
24日下午,濟南市首批10輛氫能源公交車正式投入K115路線運營,據悉,首批氫能源公交車加注一次氫氣就能運行350公里以上。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在開通儀式上表示,隨著濟南首批氫能源公交車正式投入運營,山東省已經成為全球唯一且最大的氫燃料公交運行生態示范區。
世界發達國家紛紛布局燃料電池產業,國內技術發展相對落后。目前,我國已經初步掌握整車、動力系統與核心部件的核心技術并具有整車生產能力。但是,在燃料電池汽車車型平臺開發方面,以上汽股份、上海大眾、一汽、長安、奇瑞等公司為代表開發的燃料電池轎車均基于傳統內燃車或純電動汽車進行改制,尚未掌握燃料電池汽車專用車身、底盤開發、底盤動力學主動控制等關鍵技術。
青島國際院士港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成應用、氫能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研發集成應用兩個項目落地后,將推動成立氫能汽車研究院,打造萬輛級氫燃料車示范項目,構建覆蓋燃料電池汽車上下游的千億級產業鏈,實現各方在新能源公交汽車、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專用車、重型物流車、加氫站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大氫能源汽車、智慧交通以及無人駕駛的應用推廣。
中國在傳統汽車領域不具備全球領先的技術,但是在新能源領域卻存在著巨大的機會。發展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氫燃料客車有可能是中國汽車企業取得全球領先地位的一個絕好契機。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得到各國政府重視,世界主要汽車企業紛紛投巨資研發,并取得顯著成果。我國自2016年起,隨著GEF/UNDP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項目第三期啟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進入了加速期,被認為可能是世界上最先規模化生產、應用燃料電池汽車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