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制氫有著40年的發展歷史,被看作最有前景的制氫方法之一,其中,將太陽能發電和電解水組合制氫組合成系統的技術,是主流發展方向。然而,盡管所需的水是一種豐富的資源,但以前探索的方法使用復雜的路線,需要破壞環境的溶劑和大量能源才能大規模生產。高昂的成本和對環境的危害使得這些方法無法作為長期解決方案。近日,美國大學Lehigh的研究小組首次利用單一酶生物礦化過程來制造催化劑,該催化劑利用捕獲的陽光能量分解水分子來生產氫氣。合...
電解水制氫氣是通過電能給水提供能量,破壞水分子的氫氧鍵來制取氫氣的方法。其工藝過程簡單、無污染,制取效率一般在75%-85%,每立方米氫氣電耗為4-5kW·h。由于電費占整個水電解制氫生產費用的80%左右,導致其競爭力并不高。
瑞士第一個商用制氫系統計劃在高斯根水電站(G?sgen hydropower plant)建成。2兆瓦(MW)系統將由Alpiq公司和H2 Energy公司共同擁有(平等股份)的Hydrospider公司建造。這兩家公司計劃使用生產的氫氣為首批50輛燃料電池卡車提供動力。
空氣產品公司工業氣體部中國區總裁蘇俊雄和空氣產品公司全球煤氣化技術及中國區能源大項目業務發展副總裁胡靜共同表示,空氣產品公司是全球最大工業氣體與精細化學品供應商之一,雙方在潞安集團高硫煤清潔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示范項目氣化、凈化、空分部分進行了長期友好和深入的合作。
7月22日,榆社縣政府與合肥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舉行了300MW光伏和50MW制氫綜合示范項目簽約儀式。縣委書記張英杰,縣委副書記、縣長韓軍以及合肥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栽、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許成等出席。儀式由副縣長溫德偉主持。張英杰講話指出:縣政府與合肥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預示著榆社新能源發展邁出了全新的一步。他希望雙方在期望、在合作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謀發展,努力使該項目成為投資各方新的...
最近關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的話題不絕于耳,通過電解水產生的氫氣便于長期存儲,并可以應用到多種行業,比如運輸業、工業熱加工處理、化工行業等。
張家口氫能源產業近期發展勢頭強勁,沽源縣搶抓機遇,目前已完成風電制氫項目的全程建構物結構、全程建筑物裝飾裝修,制氫設備也全部安裝就位,制氫系統管道完成95%,下一步將對設備進行調試。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制氫1752萬標準立方米的生產能力,對提升壩上地區風電消納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些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都在氫能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方面進行了大規模投入,其中日本最為突出,日本政府制定了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的戰略路線圖。本文將簡要說明日本發展氫能的原因,并梳理發展氫能的優勢和挑戰。
目前化石能源制氫仍然是氫能獲取的主要來源,在我國,煤炭和天然氣制氫哪個更經濟,更具合理性?氫能近年來迎來了風口,主要源于兩個因素,一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制氫成本在不斷下降,二是燃料電池汽車的量產,讓業界看到了交通領域的無限前景。在制氫環節,存在多種技術路線,從國際經驗來看,煤炭、天然氣均可作為大規模、穩定的內地制氫來源。
面對能源安全、環境保護等壓力,發展氫能已成為能源轉型共識。自我國將氫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氫能產業已經成為資本市場和產業經濟關注的重點。雖然我國氫能產業已初具雛形,但在頂層設計、核心技術、產業配套方面仍需迎頭趕上。
作為此次發布會的東道主,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表示,從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型升級是時代趨勢,濰柴已確立了到2030年新能源業務引領全球行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投資建設了新能源產業基地和國際一流新能源科技創新中心,牽頭承擔科技部氫燃料電池產業化重大專項,整合優質資源打造氫能發展“山東模式”。
近日,位于德國Wesseling的殼牌萊茵蘭煉油廠新建電解制氫工廠宣布奠基,新工廠的建設采用先進的聚合物電解質膜(PEM)技術,預計將于2020年下半年完工。該工廠在高峰運行時每年可生產1300噸氫氣。
當下,氫能開發利用已得到世界各國政府、學術界和企業的高度關注,各類氫能發展政策相繼出臺,資本和企業爭相布局氫能產業,氫能發展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報告系統評述了全球氫能發展現狀、面臨挑戰和機遇,為各國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利益相關方提出了七大戰略性建議。
按照《規劃》呈現的路線圖,氫能產業將發展成為張家口市的重要支柱,到2021年,形成覆蓋氫能制備、儲運、加注關鍵裝備、氫燃料電池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的生態體系,全市年制氫能力達2.1萬噸,園區引入企業數量20家以上。
近日,我所王峰研究員團隊在生物質制氫和柴油領域取得新進展,在制氫的同時,把生物質選擇性地轉化成化學品或油品,將降低產物生成的成本,并實現生物質的完全利用。
氫氣與傳統的化石燃料不同,它不能經過長時間的聚集而天然地存在,必須通過一定方法才能將它制備出來。制備氫氣的方法很多,傳統的制氫方法主要有電解水制氫、化石燃料重整制氫和工業副產氫氣等,新的制氫方法主要有生物質制氫、光催化制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