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利好刺激下,儲能產業正迎來高速發展期,激發了上市公司投資布局的熱情,其中不乏風電、鍋爐、水利、空調、光伏、工程機械、電腦配件、環保、食品、教育、互聯網企業擠入賽道。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今已有22家上市企業跨界投資儲能。

2月10日,風電設備龍頭明陽智能(601615.SH)宣布,將以1.9億元對百川股份(002455.SZ)子公司海基新能源進行增資,取得海基新能源13.03%的股份,成為其第三大股東。公開資料顯示,海基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4月,主營儲能用鋰離子電池、電池組以及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產品定位于"泛儲能"應用領域,下游應用覆蓋至大型集裝箱式儲能系統、工商業儲能產品、戶用儲能設備以及通信備電等多個應用領域。自成立以來,海基新能源陸續實施了大量儲能項目,累計出貨量超1.5GWh。
2月16日,杭鍋股份(002534.SZ)更名為“西子潔能”,證券代碼保持不變,仍為“002534”。西子潔能表示,總體來看,傳統鍋爐業務未來計劃在穩固現有市占率的同時提高訂單質量,提升毛利率水平。新能源和儲能+業務,短期內以推動熔鹽儲能在其他應用場景的應用為主。此外,公司簽訂的綠電熔鹽儲能示范項目是公司首個零碳產業園項目,實現零碳產業商業應用“零”突破。
5月12日,三峽集團上市公司三峽水利(600116.SH)發布公告,與贛鋒鋰業(002460.SZ)、長江電力(600900.SH)以及長江綠色發展基金,擬共同出資20億元成立電池資產管理平臺,布局新型儲能以及儲能電池回收業務。
5月23日,科陸電子(002121.SZ)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與美的集團(000333.SZ)簽署了《表決權委托協議》,深圳資本集團擬將其持有的公司1.26億股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美的集團行使,約占總股本的8.95%,另外雙方約定等額股份以6.64 元/股轉讓,約合8.37億元。作為A股上市公司,空調巨頭美的集團即將控股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加碼新能源業務,進軍儲能領域。
據悉,早在2020年初,美的就收購了以新能源業務為主的合康新能。經過多年發展,合康新能目前主要承擔美的集團新能源儲能相關業務,包括綠電項目的統籌和執行落地工作。
5月26日,太陽能光伏企業晶科能源(688223.SH)1億元成立江西晶科儲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含: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儲能技術服務,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計算機系統服務,智能控制系統集成等。
6月29日,韶能股份(000601.SZ)發布公告,擬與廣東大舜投資管理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從事風電、光伏、儲能等項目投資開發等業務。根據公告,雙方成立的新公司擬命名為韶能集團韶關市瑞儲新能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雙方分別出資3250萬元、1750萬元,認繳持股比例分別為65%、35%。韶能股份主營業務包括電力、機械加工、環保紙餐具、鋯系列產品等。
7月5日,美爾雅(600107.SH)發布公告稱,公司日前與阿拉善盟新能燃氣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結合各自業務特色及競爭優勢,在資源開發、能源管輸、儲能儲氣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促進區域能源項目發展,共同推動雙方業務發展。
7月8日,中核鈦白(002145.SZ)公告,公司與四川偉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全釩液流電池儲能全產業鏈》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前期將重點開發甘肅省內釩礦資源,并全力在國內外獲取優質釩礦資源,所獲資源全部由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持有經營,為國內、國際儲能產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7月19日,安徽安孚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與合肥長孚新能源科技合伙企業共同投資設立合肥合孚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用以儲能研發及集成產線基地項目。安孚科技表示,此次投資是在做好南孚電池主業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并拓展新能源業務,搶抓儲能行業發展機遇,積極拓展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8月2日,三一集團大股東梁穩根之子梁在中、三一集團等共同設立了一家新公司——三一鋰能有限公司,進軍鋰電與儲能板塊。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易小剛,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三一集團旗下共有三家上市企業,主營工程機械的三一重工(600031.SH)、主營煤礦機械的三一國際(00631.HK)以及主營風電業務的三一重能(688349.SH)
8月15日,海能實業(300787.SZ)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西海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4GWh儲能電池項目收到《江西省企業投資項目備案通知書》。該項目總投資18.6億元。據了解,海能實業主營業務為消費電子產品,包括信號線束、信號適配器、電源適配器和電聲產品的設計及生產。
8月30日,永泰能源(600157.SH)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海德股份共同投資10億元設立儲能科技公司德泰儲能,全力打造電化學儲能產業鏈。通過德泰儲能收購匯宏礦業65%股權、投資建設張家港沙洲電力2×1000MW機組儲能輔助調頻項目,并增資百穰新能源,加快公司在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領域的全產業鏈發展和新型儲能領域布局。
永泰能源表示,在深挖現有煤電傳統產業潛力提質增效,保證公司基本盤穩定增長的同時,堅定不移地向儲能行業轉型。
9月8日,傳藝科技(002866.SZ)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智緯電子聯合揚州海盈匯鑫企業、康書文等5名自然人共同合作設立孫公司江蘇傳藝鈉電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其中智緯電子出資1800萬元占60%。傳藝科技表示,孫公司擬規劃建設一期5萬噸/年、二期10萬噸鈉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據了解,傳藝科技主營業務是電腦輸入配件和印制電路板(PCB)。
9月13日,中科云網(002306.SZ)發布公告稱,公司為促進業務調整和轉型,于2022年9月13日與深圳市普樂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框架協議》,雙方擬就普樂徐州項目為合作基石,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分二期在超高效N型晶硅電池研發和生產制造領域開展合作。
9月15日,合縱科技(300477.SZ)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風電光伏儲能項目在公司的布局規劃之中,具體情況請關注公司后續相關公告。合縱科技主營業務包括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和相關技術服務、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制造和銷售。
9月17日,同興環保(003027.SZ)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建立“中國科大-同興環保儲能電池材料及器件聯合實驗室”,開展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儲能電池電極材料相關的基礎、前瞻性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并進行產學研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同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為鋼鐵、焦化、建材等非電行業工業企業提供超低排放整體解決方案,包括除塵、脫硫、脫硝項目總承包及低溫SCR脫硝催化劑。
9月18日,七彩化學(700758.SZ)和美聯新材(300586.SZ)先后發布公告稱,雙方計劃共同投資25億元,建設“年產18萬噸電池級普魯士藍(白)項目”,致力于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普魯士藍(白)系列產品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助推鈉離子電池產業發展。
9月28日,晟高與深康佳A(000016.SZ)合作的首批“康佳”光伏組件將量產出貨,發往重慶國網項目。晟高能源科技對外宣布與康佳集團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在上饒、新昌等地合作建設2GW光伏組件、2GWh儲能產品和1GW逆變器生產基地,生產、銷售“康佳”品牌光伏產品。康佳集團主營業務:消費類電子、工貿、半導體和環保等。
10月10日,黑芝麻(000716.SZ)發布《關于對天臣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資暨關聯交易的公告》稱,集團計劃對天臣新能源進一步增資5億元,此次增資完成后,黑芝麻將持有天臣新能源59.09%股權,天臣新能源將成為黑芝麻控股子公司并被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同時黑芝麻的江西小黑小蜜生產廠房將改建為天臣新能源南昌鋰電池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的建設規模為年產9GWh方型磷酸鐵鋰電池。
10月11日,專注于職業教育的ST開元(SZ300338)發布公告,公司子公司長沙麓元能材科技有限公司擬與深圳杰瑞特電子有限公司、廣西安睿科技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深圳市恒裕泰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擬共同出資設立長沙開元商業儲能有限公司(暫定名)在儲能業務領域展開合作。
10月13日,臥龍電驅(600580.SH)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布局,推動儲能業務持續健康經營發展,提升光伏儲能業務的聯合運營能力,公司擬與深圳芊億合資成立浙江臥龍儲能系統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公司以現金形式認繳出資80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80%。臥龍電驅主營業務:電機及控制、電源電池、光伏電站、貿易。
此外,明星企業小米(01810.HK)對充電儲能、光儲充檢、儲能系統關鍵零部件等多個儲能相關業務進行了投資布局。今年年初,小米通過旗下產業投資機構小米產投,對富特科技進行投資,進而布局充電儲能版塊。3月,小米和華為宣布共同入股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攻混合固液電解質鋰離子電池和全固態電池研發與生產。6月,小米連續投資了兩家儲能領域的企業,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光儲充)和埃泰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營熱管理設備)。8月份,小米通過順為資本對深圳珈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主要產品包括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生物質硬碳負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