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開幕會舉行,至此,2022年全國兩會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代表委員齊聚北京,回首一年來的奮斗與收獲,為續寫國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建言獻策。
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作為當前技術最成熟、全生命周期碳減排效益最顯著、經濟性最優且最具大規模開發條件的電力系統靈活調節電源,抽水蓄能承擔著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和改善系統各環節性能等重要作用
中國建筑將從全局高度、長遠角度做好“雙碳”工作,把集團全產業鏈資源優勢轉化為行業“雙碳”工作領先優勢,積極構建覆蓋建造全過程的中建“雙碳”模式,建立具有顯著優勢的產品與技術體系,為城鄉建設發展提供全面、完整、科學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努力在國家“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中發揮重要引領和推動作用。
“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
相比煤炭、石油,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推廣應用。在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下,開發天然氣資源,穩定市場供應,是保障社會生產生活的重要命題之一。
總書記諄諄叮囑,殷殷重托:“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的國情,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這不行。既要有一個綠色清潔的環境,也要保證我們的生產生活正常進行。”
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今年重點工作時提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能源集團包頭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賈潤安表示,促進現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的重要途徑。
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要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全國政協委員、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主席舒印彪表示,應加快研究建立碳排放核查核算體系,提升我國碳排放國際標準化話語權。舒印彪委員建議:由國家有關部門牽頭,開展碳排放標準化發展戰略研究,加快推進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盡快補齊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披露、認證和標識等關鍵環節短板,加強碳...
3月7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政協委員們走上主席臺,進行大會發言。全國政協委員、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香港X科技創業平臺和創科香港基金會主席沈南鵬作題為《算好區域碳中和布局“三本賬” 協同推進減碳和東西部協調發展》的發言。 他說,為更好發揮碳中和作用,減少東西部差距,需重點算好“三本賬”。
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行動計劃”,詳細介紹了科技戰略研究、基礎前沿交叉創新、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新技術綜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國際合作支撐、創新體系能力提升、“雙碳”科普等八大行動,以及面向“雙碳”戰略重大科技需求具體實施的18項重點任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過去一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出臺碳達峰行動方案。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碳中和(carbon neutral,or carbon neutrality)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采用。碳中和能夠推動綠色的生活、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