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來,煤炭供應偏緊,價格高漲。冬春兩季又是煤炭消費高峰,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加。10月以來,各部門、各煤企推進煤炭保供穩價,產量持續增加,煤炭期現貨價格大幅回落,確保能源安全保供和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繼2020年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西安研究院開展崗位分紅激勵等方面典型經驗入選國資委《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重慶研究院改革經驗做法入選國資委“科技示范行動”后,今年北京天地瑪珂電液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成功入選國資委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這是中國煤科扎實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結出的碩果。
今年下半年以來,煤炭供應偏緊,價格高漲。冬春兩季又是煤炭消費高峰,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加。10月以來,各部門、各煤企推進煤炭保供穩價,產量持續增加,煤炭期現貨價格大幅回落,確保能源安全保供和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記者8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隨著煤礦核增產能釋放、建設煤礦逐步投產、臨時停產煤礦復產,10月份以來煤炭產量持續保持增長態勢,11月1日至5日煤炭日均調度產量達到1166萬噸,較9月底增加超過120萬噸,最高日產量達到1193萬噸,創近年來新高。
1188萬噸——全國煤炭日產量持續增加,創近年來新高;20天——全國統調電廠存煤水平快速提升,達到常年正常水平;20%——柴油供應量連續兩個月環比增加,部分地區供應偏緊情況有效緩解…
中央企業提供了全國約1/4的煤炭產量、60%以上的電力供應,是全國能源保障當中的主力軍。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資央企要多策并舉,綜合施策,千方百計促進煤炭增產增供,電力多發滿發,天然氣增產增儲,帶頭平抑煤炭價格,有效暢通物流運輸,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按照國家能源保供工作的總體部署,國家能源集團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認真抓好煤炭增產增供工作。國家能源集團下屬的各煤炭生產單位通過科學組織、深度挖潛,切實落實核增產能,超額完成月度保供任務。2021年10月,國家能源集團共完成煤炭產量5064萬噸,首次突破5000萬噸大關,同比增加421萬噸,增長9.1%。11月前3日,日均產量環比增加7萬噸。11月3日,日產量達到177.1萬噸,再創歷史新高,為國內煤炭市場充足穩定供應作出積極貢獻。
消息指出,進入11月份以來,全國煤炭日均產量達到1153萬噸,較10月初增加超過80萬噸;山西日均產量349萬噸,較10月初增加22萬噸;內蒙古日均產量335萬噸,較10月初增加42萬噸。按當前煤炭產量增長趨勢,日產量近期有望突破1200萬噸。
404公里的蘇北運河上有28座現代化大型船閘。在全國近千座船閘中,其船舶密度、船舶通過量、貨物運量均為“中國第一”。年貨運量已連續6年穩定在3億噸以上。此運量占京杭運河通航航段總運量的60%,占江蘇全省各種方式運輸總量的14%,占全省水路貨運總量(含海洋運輸)的40%,也是電煤運輸的主力通道,江蘇電煤用量的三分之一通過蘇北運河運輸。
吉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4日召開吉林省煤電熱保供工作新聞發布會,吉林省工信廳、吉林省能源局等多部門介紹,該省煤電供需緊張形勢得到明顯緩解。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4日消息,據監測,11月3日,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12億噸,可用天數達到20天,達到常年正常水平。其中,東北三省統調電廠存煤可用32天,“兩湖一江”存煤可用25天,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省份存煤可用天數均在20天以上。
11月4日電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消息,進入11月份,全國煤炭產量繼續呈現高位增長態勢。
國家統計局官網今日消息,據對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2021年10月下旬與10月中旬相比,22種產品價格上漲,27種下降,1種持平。
印度總理莫迪定下目標,該國至2070年達到溫室氣體凈排放為零。那么,作為世界上第三大二氧化碳(CO2)排放國,印度能否達成其減排目標?
11月3日電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3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全力推動煤炭增產增供,加強產運需銜接,不斷提高電煤供應和調運能力,10月份以來全國電廠供煤持續大于耗煤,存煤水平快速提升。11月2日,全國電廠存煤突破1.1億噸,較9月底增加超過3100萬噸。尤其是10月19日以來,電廠供煤屢創新高,供煤大于耗煤最高達到230萬噸,電廠存煤快速攀升,將有力保障發電供熱用煤需求,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2018年煤炭產量向“三西” 地區集中,而中東部煤炭消費缺口拉大,煤炭區域供給格局變化,我國煤炭消費量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中東部地區,其中山東省是主要煤炭消費地區。而隨著區域間煤炭調撥規模擴大,多年來形成的煤炭運輸格局也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