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9年,全國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能源消耗總量年均消耗5億噸標煤左右,且呈上升趨勢。公開資料顯示,從中國三大能源化工產業鏈碳排放占比來看,煤化工產業鏈碳排放量位居首位,占比70%以上,其次是石油化工產業鏈、天然氣化工產業鏈。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這為我國煤炭產業長期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本報調研組就當前煤炭市場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采訪,以期更好地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要求,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原則。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近期由于天氣原因,唐山港多艘電煤運輸船壓港,下游電廠燃煤告急。作為我國“北煤南運”的重點港口,唐山港積極啟動應急預案,與鐵路、港航管理、海事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開通“綠色通道”全力保障電煤運輸順暢無阻。據介紹,今年1至11月份,唐山港煤炭吞吐量30528萬噸,同比增長19.95%,其中11月份煤炭吞吐量達2788萬噸,同比增長11.67%。
早上9點,位于霍爾辛赫煤礦井下530米處的3803采煤工作面,安全監測工人張亞南正在略顯濕滑的巷道里進行機械檢修,檢修班的28名工人分散在整條巷道中緊張忙碌著。“檢修完之后采掘班的工友們就要進來采掘了,早班還有約3000噸煤的任務量。”張亞南說。
11月30日,中鐵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錫林浩特站列車準備進入神華北電勝利能源有限公司裝車站內裝運電煤。
作為新中國成立最早的煤礦安全專業研究機構,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所屬沈陽研究院是我國第一部《煤礦安全規程》的主要編制單位,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煤與瓦斯突出防治細則》,首次提出“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培養出中國工程院第一位礦山安全領域院士戚穎敏及我國第一代煤礦安全專家,為推動國家煤炭工業科技創新和行業進步作出了開創性歷史貢獻。
為有效保障內蒙古煤炭資源穩定供應,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采取建立煤炭運輸供給檔案,加強列車檢修保障等措施,及時掌握煤炭生產、儲備、運輸情況和煤炭卸車、庫存及消耗情況。
記者25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近期我國電廠存煤繼續快速增長,預計11月底電廠存煤或將全面超過去年同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為今冬明春發電供暖用煤提供有力保障。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產運需各方共同發力增加市場供應,進入11月份,煤炭供應水平進一步提升,電廠和港口煤炭庫存快速增加,為確保能源安全保供和人民群眾溫暖過冬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11月23日,在黑龍江省鶴崗市一供熱企業,工人在車間作業。
中央企業是中國能源供應的主力軍,承擔起90%以上的油氣供應、60%以上的電力供應、25%以上的煤炭供應。讓煤炭增產增供、油氣增儲上產、電力多發滿發……連日來,這支能源“國家隊”奮戰在保供一線,守護萬家燈火,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加快釋放煤炭產能,不斷提升外送電規模,大力推進煤層氣增產……面對多年罕見的能源緊張,能源大省山西煤、電、氣協同發力,全力以赴保供應。據有關部門預計,今年山西煤炭產量有望突破12億噸,12月份山西外送電能力將超過900萬千瓦,今冬明春煤層氣產量將達42億立方米。
近日,首列“山西保供重慶煤炭專列”抵達重慶市綦江北站。陜西、山西、新疆……下半年以來,在電煤供應緊張的形勢下,重慶不斷擴大采購半徑,全力從全國多個省份增購電煤,這段時間每天有超過20列煤炭專列抵達重慶,助力電力保供。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能源局等有關部門提出明確要求,對煤電油氣運等全方面加強工作部署,多措并舉,促進煤炭增產增供、平抑煤炭價格、電力多發滿發、天然氣增產增儲,地方黨委政府、能源企業等有關方面積極配合,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有效緩解能源供需緊張形勢。
2018年煤炭產量向“三西” 地區集中,而中東部煤炭消費缺口拉大,煤炭區域供給格局變化,我國煤炭消費量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中東部地區,其中山東省是主要煤炭消費地區。而隨著區域間煤炭調撥規模擴大,多年來形成的煤炭運輸格局也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