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集團各項生產指標實現同比增長。煤炭產量3.0億噸,同比增長6.2%,銷量3.9億噸;發電量52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鐵路運輸量2.3億噸;黃驊港務和天津港務兩港裝船量1.2億噸;航運量1.1億噸;含主要中間品的化工品產量1523萬噸。
近期,隨著氣溫升高,多地用電負荷創新高。煤炭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充分發揮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對于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近期,煤炭電力保供開足馬力,全國原煤日均產量連創新高,日發電量快速攀升。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各項能源保供增供措施逐步落實,能源供給能力將持續提升;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預計全國電力、煤炭供需總體平衡,電力保供形勢總體平穩。
bp一年一度的《全球能源統計》報告近日出爐,詳列的各項能源數據背后,無不隱含著2021年能源市場的風云變幻。挪威能源咨詢公司Rystad也出臺了能源研究報告,以2022年1月1日為節點,對各資源國的石油資源量進行了預估。兩份報告具有良好的互補性,為我們了解全球能源市場當下及未來走向提供了全面的視角。
據了解,上海主電網已進入“全接線、全保護”運行狀態,全市電力負荷攀升至歷史高位。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表示,目前,上海電力供應平穩有序,上海電網正全力以赴奮戰高溫,以安全可靠的供電確保申城安然度夏。該公司通過組建黨員突擊隊、增加巡視頻次、加大設備隱患排查力度等舉措,確保電網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德國21日宣布新的一攬子能源安全計劃,其中包括重啟褐煤發電。為應對可能超預期的能源危機,歐洲多國近期紛紛宣布重啟已廢棄的煤電項目。國際觀察人士認為,這些旨在緩解經濟困境的“權宜之計”正擾亂歐盟新能源發展計劃,阻礙其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而且在減碳方面有“雙標”之嫌。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7月17日承認,波蘭近期將遭遇煤炭短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波蘭氣候和環境部取消了對供暖用煤質量的要求。
德國財政部副部長約爾格·庫基斯(Joerg Kukies)說,德國將在8月1日完全停止購買俄羅斯煤炭,在12月31日完全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煤炭是目前全球儲量最為豐富、分布最為廣泛且使用最為經濟的能源資源之一,全球近80個國家擁有煤炭資源,全球的聚煤盆地超2900個。截至2020年年底,全球已探明的煤炭儲量為1.07萬億噸。分地區來看,亞太地區儲量占比42.8%,北美地區占比23.9%,獨聯體國家占比17.8%,歐盟地區占比7.3%,以上4個地區儲備合計占比超過90%。
日前,國家能源局召開持續推進煤炭增產保供視頻會議,總結上半年煤炭增產保供情況,分析研判當前煤炭供需形勢,研究部署進一步做好煤炭增產保供工作。
為保障能源平穩供應,優化煤炭產業結構,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意建設內蒙古上海廟礦區長城二號煤礦二期工程項目
俄烏沖突暴露并放大了歐洲能源安全的最脆弱環節——高度依賴進口的天然氣。為了應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量,德國、奧地利、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紛紛宣布重啟燃煤發電或推遲退煤進程。在能源危機之前,歐盟的煤炭發電量下降明顯。如今煤炭“卷土重來”,是否會沖擊歐盟長期氣候目標?
7月18日,秦皇島市新聞辦舉行“保障迎峰度夏電煤海運 實現安全平穩有效暢通”新聞發布會,通報該市上半年電煤運輸情況和夏季電煤運輸高峰應對措施。
近日,人民幣在大宗商品的國際結算傳來最新進展,并且讓市場意外。
中澳關系出現緩和跡象,有消息指,中國正在考慮結束對澳大利亞煤炭的進口禁令,以應付對俄制裁加劇的國際能源短缺。
近日,河南省發改委發布河南省2022年二季度主要工業生產資料價格監測分析。今年二季度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海外市場整體呈現通脹水平高企、加息預期升溫和經濟增速回落等特征,以鐵礦石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回調,受國際價格傳導,加之國內需求相對低迷,二季度我省主要工業生產資料價格普遍回落。
2018年煤炭產量向“三西” 地區集中,而中東部煤炭消費缺口拉大,煤炭區域供給格局變化,我國煤炭消費量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中東部地區,其中山東省是主要煤炭消費地區。而隨著區域間煤炭調撥規模擴大,多年來形成的煤炭運輸格局也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