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云南省召開“云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綠色能源專場發布會。會上,云南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喬國新介紹了云南能源保障供應情況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為進一步提高電煤運輸效率,持續做好能源運輸保通保暢工作,河北曹妃甸海事部門建立相應的合作保供機制,保障電煤儲運碼頭企業安全、高效運轉,最大限度縮短電煤船舶滯港時間,集中力量保障能源物資海運通道安全暢通。
8月22日,河南豫西煤炭儲備基地項目建設現場,長度達651米、跨度達120米、高度達42米的1#煤棚封閉工程網架主體結構已完成前期建設,工人們正在“網上”作業,猶如“蜘蛛人”一般,在幾十米的高空中安裝檁條護板。
十年來,內蒙古大力發展現代能源經濟,電力總裝機達到1.56億千瓦,外送電能力達到7000萬千瓦,外送電量連續17年領跑全國,累計生產煤炭98.9億噸、外運59.3億噸,發電4.9萬億千瓦時、外送1.8萬億千瓦時,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煤電、煤化工基地。新能源裝機達到5600萬千瓦、占電力裝機比重超過1/3,新能源發電量達到1191億千瓦時,居全國首位。稀土就地轉化率提高到75%以上。
8月19日,川煤集團廣安高興煤炭儲備基地啟動儲煤,19輛運煤車裝載的近千噸煤炭在基地1號儲煤棚依次卸煤,標志著四川首個國家級大型應急煤炭儲備基地正式投運。
過去數周,南非和歐洲三港動力煤價格高位震蕩,印尼和澳大利亞動力煤價格整體穩中調整,但是近期整體出現了上行的態勢。
8月22日,五礦發展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88.0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73億元,同比增長26.76%,業績水平再創新高。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統計,1-7月排名前10家企業原煤產量合計為13.3億噸,同比增加1.0億噸,產量全部實現增長,占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的52.0%。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昨日召開2022年煤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發布了《煤炭行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2)》與《煤炭行業社會責任指南》(下稱藍皮書和指南)。會上,51家煤炭企業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大幅減少,歐洲天然氣價格不斷飆升。為了減輕能源支出的壓力,德國不少家庭現在已經開始搶購煤炭,計劃通過傳統的燃煤取暖方式來過冬。
受持續降雨影響,部分煤礦生產受限,煤炭運輸不暢,使得上游供應收緊,個別煤礦報價穩中探漲,港口貿易商情緒也有所回暖。但在國家持續保供增產的大背景下,下游高溫天氣引發的剛需采購仍以長協煤為主,市場煤詢貨普遍壓價還盤,致使成交數量有限,煤價整體弱穩運行。
德國公用事業公司RWE決定從10月1日起重新啟動三臺褐煤機組——Neurath C(292 MW)、Niederaussem E(295 MW)和F(299 MW),目前這些電站處于備用狀態。
針對今夏中國電力消耗走高,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16日表示,將進一步壓實地方和企業能源保供主體責任,加快釋放煤炭先進產能產量,著力做好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確保能源電力供應安全。
8月16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8月份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聞發言人金賢東透露,為確保能源電力供應充足,近期,已統調電廠存煤最高達到1.75億噸,同比增加7400萬噸,并且電煤中長期合同總體已實現全覆蓋。
2018年煤炭產量向“三西” 地區集中,而中東部煤炭消費缺口拉大,煤炭區域供給格局變化,我國煤炭消費量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中東部地區,其中山東省是主要煤炭消費地區。而隨著區域間煤炭調撥規模擴大,多年來形成的煤炭運輸格局也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