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煤炭日均產量保持較高水平,全國統調電廠電煤庫存保持在1.6億噸以上。
從陜煤運銷西南辦事處獲悉,今年以來截至2月15日,陜煤集團發運煤炭入渝量達到254.51萬噸,其中電煤201.82萬噸,進度兌現率為100%,將有效保障今春全市電能供給。
山西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扛起能源大省的政治責任,全力以赴推進煤炭增產保供。山西成立以省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印發《煤炭增產保供和產能新增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快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制定煤炭增產保供工作任務清單,明確14個部門54項任務。
目前,我國的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在3.47噸標煤,這相當于美國的34.8%,德國的63.5%,日本的67.8%,法國的69.6%。但在未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能源需求增長的態勢難以改變。根據有關部門的預測,到2035年,我國能源需求總量將達到56億噸標煤,2050年達到60億噸。
據外媒報道,印度中央電力監管委員會(CERC)對火電廠使用替代燃料發電的相關規定進行了修訂,以促進電廠使用進口煤混配發電
我國煤炭資源賦存地質條件復雜,災害嚴重,安全生產壓力大。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重點煤礦改造完善安全條件、提升防災治災能力,有力促進了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推動煤炭安全增產保供取得明顯成效。本次修訂工作,主要根據煤礦安全生產和煤炭供應保障形勢需要,優化調整專項資金重點投向和安排方式,嚴格事中事后監管要求,進一步提升中央預算內投資效益。
內蒙古統計局最新消息:2022年,內蒙古11個產煤盟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產量有升有降。
隨著各大工業企業復工復產,以及北方大部分地區仍處在采暖期,用煤需求旺盛。作為全國重要的煤炭供應保障基地,內蒙古開足馬力保供應,計劃全年煤炭產量達12.5億噸。
2023年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煤炭生產7100萬噸的任務目標。近日,黑龍江省煤管局成立增產保供工作領導小組,各產煤市(地)煤炭行業管理和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及龍煤集團等煤礦企業,相應建立工作推進專班,結合實際制定本地本企業煤炭增產增供方案,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和細化目標措施,多措并舉增加煤炭產量。
2月7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等七部委印發《河北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將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今年1月1日開始,山西省呂梁市能源局強化措施,除省屬煤礦外,全市煤炭日均產量持續26萬噸左右,持續推進能源增產保供任務落實,促進能源保供持續發力,確保春節期間全市煤炭、電力、油氣等持續安全穩定供應。
印度計劃就LNG供應達成長期協議,以減少煤炭在其能源結構中的份額
在近日召開的2023年山西省能源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山西煤炭增產不低于5%,力爭達到13.65億噸以上,堅決完成國家下達的電煤保供任務。
從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獲悉:近日,國家能源局核準新疆伊寧礦區北區界梁子北煤礦和吐魯番七泉湖礦區新域煤礦項目,合計產能360萬噸。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生產原煤45億噸,同比增長9%;進口煤炭2.9億噸,同比下降9.2%。
2018年煤炭產量向“三西” 地區集中,而中東部煤炭消費缺口拉大,煤炭區域供給格局變化,我國煤炭消費量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中東部地區,其中山東省是主要煤炭消費地區。而隨著區域間煤炭調撥規模擴大,多年來形成的煤炭運輸格局也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