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觀察獲悉,世界首艘液氫動力船舶——MF Hydra液氫動力輪渡即將于下個月在挪威進行首次海試。據了解,MF Hydra液氫動力輪渡由挪威渡船公司Norled生產制造,配套巴拉德燃料電池。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深入布局綠氫產業發展新賽道,全面實施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率先建設風電項目、光伏項目,打通綠電、綠氫、儲氫、加氫、氫能車輛應用的全產業鏈。
世界銀行集團11月15日在埃及舉行的COP27會議上啟動了氫能發展伙伴關系(H4D),這是一項旨在促進發展中國家部署低碳氫氣的全球倡議。
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在埃及發表講話時宣布,德國將為其政府全球氫基金H2Global提供額外資金,以促進全球市場的擴大。舒爾茨指出:“到2030年,我們正在調整國內生產綠色氫氣的計劃,電解槽產能從50 GW增加到100 GW。”
10月15日,河南省高新區氫能產業園迎來了5輛“特殊”的環衛車——氫燃料電池洗掃車,通過燃料電池系統發電將氫氣轉化成動力,與傳統的燃油車相比,具有清潔、高效、節能、環保的優勢,3分鐘完成加氫,可持續工作長達8小時,關鍵是氫燃料電池車輛可真正實現零排放。
近日,由石工建中原設計公司設計研發的中國石化首套光伏離網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試驗裝置成功投運。這是中國石化首次將光伏發電裝置與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結合在一起,可直接將太陽能轉化為氫能,且碳排放為零。
10月23日,中國能建公告稱,為助力公司“30·60”戰略目標落地,構筑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三新”發展平臺,公司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擬將募集資金用于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綜合能源項目,包括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等新能源一體化、專業化項目,新能源工程施工項目、新能源重大裝備采購,以及生態環境治理、新型基礎設施等項目。據悉,本次募集資金總額在人民幣150億元以內。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最終以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批準及國務院國資委批復、本公司證券上市地的證券監管機構核準的方案為準。
據CNBC報道,總部位于馬德里的能源公司Cepsa表示將與鹿特丹港合作,開發南歐和北歐之間的第一條綠色氫氣走廊。該項目將在西班牙南部的阿爾赫西拉斯港和作為歐洲最大港口所在地的荷蘭城市鹿特丹之間建立“綠色氫氣供應鏈”。
隨著油價不斷高企,石油巨頭可用資金增加,包括英國石油公司(BP)等在內的石油巨頭們開始將目光瞄準新能源產業,并紛紛投資氫能、風電、太陽能發電等領域,加快轉變依賴化石燃料的盈利結構。
澳大利亞首個利用可再生氫對現有氨氣工廠進行脫碳的大型項目即將啟動,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署(以下稱:ARENA)支持了布里斯班吉布森島的前端工程和設計FEED研究。
當俄羅斯在9月初關閉了通向歐盟的天然氣管道之后,歐盟多國為即將到來的冬天用何種能源取暖大傷腦筋。有國家去中東尋求幫助,但大部分歐盟國家還是清醒地認識到“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因此歐盟準備大力發展氫能,希望其能取代天然氣供暖。
9月15日上午,由東方氫能自主研制的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正式發運交付。
8月31日,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人民政府與彼歐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彼歐新能源”)合作簽約儀式在嘉定區政府綜合辦公樓舉行。安亭鎮鎮長項平與來自彼歐新能源事業部亞洲區總經理王鍵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嘉定區黨委書記陸方舟, 彼歐新能源事業部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rc PERRAUDIN見證簽約。
數日之內,多個氫能項目開工!其中包括鄂爾多斯5個項目,包頭3個項目,唐山1個項目。總投資超過222億元。
氫氣必須從水、化石燃料等含氫的物質中提取制得,因此氫能屬于二次能源。隨著化石燃料耗量的增加,其儲量日益減少,終有一天這些資源將枯竭,這就迫切需要尋找一種不依賴化石燃料的、儲量豐富的新的含能體能源。氫能正是一種在能源危機時人們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