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正在全球范圍內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從日本、韓國到歐洲和美國,氫能產業鏈日漸成熟,應用場景也在快速增加。在中國,近幾年來,氫能似乎成了一個網紅產業,從政府到企業,無不以談論氫能為時尚,截至目前,中國有超過40個地方政府推出了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規劃,這一產業可謂紅極一時。
愛沙尼亞經濟事務和通信部正在制定一項關于氫的試驗項目,以便為發展氫能源部門和測試愛沙尼亞生產和消費氫的鏈條做準備,并將于明年宣布申請的項目包括將得到國家支持的氫生產和消費綜合鏈。
我國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區、東南沿海等,但多年來,受到電力消納能力的限制,我國目前仍存在一定的“棄風”現象。2010年至2015年,我國棄風電量累計達到997億千瓦時,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30億元。
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公司Austrom Hydrogen已經獲得昆士蘭格拉德斯通港附近的土地,計劃用于開展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其中包括一套3.6吉瓦的太陽能制氫設施。這個名為“太平洋太陽能氫”的項目將加入已公布的、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國家吉瓦級綠色氫能項目之列。
6月12日晚發布公告,將投資100億元在新疆瑪納斯縣開發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儲能和制氫業務的新能源綜合示范項目,總裝機容量不少于1000MW。
儲運環節正成為氫能產業規模化商業應用的瓶頸之一。日前,業內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氫氣液化可大大提高氫的儲運密度,并改善氫的純度,從而有利于降低氫的運輸成本,提高氫能利用效率。那么,液氫技術路線在中國是否真正行得通?
利用太陽光照射光催化劑分解純水制取氫氣(ps:H2:O2摩爾比= 2:1),將太陽能轉化為可儲存和運輸的氫能,是實現“液態陽光”能源計劃最為理想的方法之一。關于光催化分解水能否實用化,現階段存在兩大挑戰:①.光催化劑的量子效率②.光催化劑的響應波長的拓展。
5月28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聯手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打造氫能汽車應用發展基礎設施先行區域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重點規劃在該區新建20座以上集加氫、加油、充電、非油、光伏發電等“五位一體”綜合能源銷售站,預計系列項目營收將超100億元。
目前,多地政府大力推進氫能產業發展,汽車企業、燃料電池供應企業以及投資機構熱情高漲,多家企業積極進入制氫供氫產業鏈。5月26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天津石化公司黨委書記李永林接受采訪時表示,從2015年開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經進入了商業化階段,2019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已超10600輛,較2018年全年5523輛的總量增長91.9%。
南非科學與創新部將與國防部和公共工程與基礎設施部合作,在比勒陀利亞的一家軍事醫院部署7個氫燃料電池單元,以協助政府應對新冠病毒。自內閣于2007年批準南非氫能戰略以來,HySA在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方面取得了穩步進展,該計劃旨在專注鉑族金屬開發以及提高能源安全。
近期,國際石油市場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持續受到需求衰退的壓力。但與之不同的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卻實現逆勢增長,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發電量占比增大到9%,高于2019年第一季度的8%。
5月15日,國內首個風電制氫工業應用項——河北建投沽源風電制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發布勘測設計招標公告。項目計劃2020年6月份開工。
5月15日,國家電投集團五凌電力株洲新興能源產業基地項目簽約落戶湖南株洲高新區,開展儲能、氫能、綜合智慧能源等新興能源產業及新能源、配售電等項目投資開發,總投資36億元。
2020年5月7日,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所屬核能公司的一位專家表示,俄羅斯可能在全球核能制氫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近日,英國石油公司BP及其太陽能合資企業Lightsource BP正在澳大利亞研究開發一個潛在的綠色制氫廠,該工廠由1.5GW風電和太陽能提供動力。該公司表示,一項大型綠色氫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正在進行中。綠色的氫將被轉化成綠色氨并出口到國際市場。
氫氣與傳統的化石燃料不同,它不能經過長時間的聚集而天然地存在,必須通過一定方法才能將它制備出來。制備氫氣的方法很多,傳統的制氫方法主要有電解水制氫、化石燃料重整制氫和工業副產氫氣等,新的制氫方法主要有生物質制氫、光催化制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