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市場的手段化解過剩產能,5月19日,河北省1208萬噸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公開掛牌、完成交易,標志著今年河北煤炭去產能任務大幅超額完成。
此次掛牌交易的河北省煤炭產能置換指標達到1208.66萬噸,涉及煤礦39處。吸引了神華國能、陜煤、新奧三家大型企業前來競價購買。現場以每萬噸159萬元的底價起拍。
河北省能源局煤炭處處長甄軍民表示,三個競買方需要的指標大概是1600萬噸,比提供的指標多。
按照國家政策,一個煤炭生產企業要新建項目,必須有相應的產能指標,這個指標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有空余指標的煤炭生產企業購買。冀中能源張礦集團蔚縣大偉礦業要關停30萬噸,相比過去政府補貼方式,市場化手段更有利企業提高去產能積極性。
冀中能源張礦集團蔚縣大偉礦業總經理陸寧表示,以前的話就是不到一千萬,要是按照現在的這個競價應該是就將近4900萬吧,這樣對我們這些想去產能的礦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平臺。
經過激烈競價,河北省1208萬噸煤炭產能指標最終以每萬噸161.5萬元的均價成交,涉及金額近20億。此次交易完成,意味著河北省今年煤炭去產能任務將大幅超額完成。
河北省能源局煤炭處處長甄軍民表示,今年河北省原本計劃退出14個礦,河北省定的目標應該在1062萬噸,但是通過這個指標交易這種激勵作用,現在有39個礦要報名退出,退出產能達到1700萬噸。比省定目標,國家目標都大很多。
今年任務完成后,2016年至2018年前三年將實現退出產能3600多萬噸,占到五年任務的70.7%,達到大頭落地的目標。
另外,河北作為第一個在全國落地實施煤炭產能指標交易的省份,公開規范成熟的運作方式昨天也首次吸引安徽和甘肅兩家企業來我省掛牌,交易30多萬噸煤炭產能置換指標。
安徽省能源局煤炭處處長趙小安表示,河北這邊的交易確實做的方法比較創新,模式比較新穎。在全國還是比較領先的,所以國家發改委推薦我們到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