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19點40分,B-7431直升機在洱源起降點平穩降落,滇西北直流輸電工程最高海拔區域1至262號塔巡線工作全部完成,開創了世界首次特高壓直流線路超高海拔巡視記錄。
滇西北至廣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設防抗震級別最高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年輸送電量相當于深圳全年用電量的1/4。國際通行的海拔劃分標準為1500-3500米為高海拔,3500-5500米為超高海拔,5500米以上為極高海拔。新東直流44號塔至72號塔平均海拔在3200米以上,直流線路塔位最高海拔3476米,線路通道附近地理環境最高海拔為4000米,直升機將在超過3700米的超高海拔處懸停對桿塔進行檢查。而沿線多為高山、高寒區,含氧量低、紫外線強,風向多變,是世界上自然條件最復雜的輸電線路,常規人工巡視、消除缺陷和故障巡線十分困難,直升機電力巡檢較常規人工更節時、高效。
針對高海拔巡視過程中由于空氣稀薄且含氧量低導致飛機功率不足的問題,超高壓輸電公司多措并舉,在直升機巡視現場召開主題討論會,制定了超高壓輸電公司高海拔巡視工作方案,明確了高海拔巡視期間的相關要求。同時,在飛機上配備了裝有必要急救用品的醫藥箱及氧氣瓶,防止人員因高原缺氧等原因引起身體不適癥狀。針對線路多處跨越風力發電機易產生亂流的問題,選取了擁有高海拔飛行經驗的機長承擔直升機高海波巡視工作,并強調在作業過程中要靈活機動,根據風向情況等內容及時調整作業區域,禁止冒險蠻干,該放棄的放棄,該復飛的復飛。并通過梳理高海拔區段每基塔的坐標及海拔,每次作業前根據巡視區段海拔高度、乘機人員體重、氣象溫度、航程遠近等內容準確計算油量,確保直升機作業過程中無地效懸停,防止由于載油過多導致無法安全懸停。
據了解,此次直升機精細化巡視檢查項目為可見光檢查、紅外檢測和激光掃描作業,采取三種作業形式同時進行的模式,在不影響原有直升機巡視成本的基礎上,大大提高了直升機巡視數據采集的種類和效率,一方面,降低了直升機巡檢的飛行成本,三套系統每年可減少飛行小時數1713小時,節約飛行成本5439萬元,避免跳閘造成的送電中斷引起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5億元;另一方面,“三合一”模式每個架次的巡視相當于一名巡檢員三個月的地面巡視工作量,大大降低了地面巡視的人力物力損耗,確保了西電東送主網架的安全穩定運行。